abb電機與發(fā)電機

航運業(yè)巨子“阿德哥”

   2016-06-20 東南商報船海裝備網(wǎng)5600
核心提示:  滬甬一帶,有句諺語:龍山大泥螺,三北阿德哥?! “⒌赂缡钦l?  他是中國民營航運業(yè)巨子、愛國民族資本家、慈溪龍山人虞
  滬甬一帶,有句諺語:“龍山大泥螺,三北阿德哥。”
  阿德哥是誰?
  他是中國民營航運業(yè)巨子、愛國民族資本家、慈溪龍山人虞洽卿(1867~1945)先生。
  上海曾有兩條馬路以寧波人的名字命名,一條是法租界的小馬路—朱葆三路,一條是連跨南京路、靜安寺路的南北道路,名為“虞洽卿路”。
  今天,是虞洽卿先生誕辰150周年的日子。
  昨天和今天,慈溪市鄉(xiāng)賢研究會在上海、慈溪兩地舉行虞洽卿先生誕辰150周年系列活動,350多位學(xué)術(shù)界代表、商界代表、家屬代表共同參與,紀念這位杰出的寧波幫人士。
  今天,由寧波出版社出版的《龍山虞洽卿與上海灘》一書也正式出版了。
  記者 陳也喆
  1、摔了個“狗吃屎”
  慈溪龍山海邊,有一個漁村,名叫山下村,虞洽卿就出生在這里。
  6歲時,他的父親便過世了,他有一個姐姐,一個弟弟。家境貧寒,全靠母親一個人做針線活,維持生計。
  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10歲那年,虞洽卿就開始在海邊灘涂上,彎腰撿泥螺、黃蛤、蛤蜊,賣些錢,貼補家用。
  少年虞洽卿也渴望進學(xué)堂讀書,可肚皮都填不飽,哪有錢請先生?
  每次經(jīng)過私塾門口,他就站在門外,靜靜地聽里面的老先生上課,沒有紙筆,就默默記在心頭。
  次數(shù)多了,先生便認識了他,見他好學(xué),就讓他下雨天來聽課。
  為什么是下雨天?因為下雨天,不下海,他才有一整天的時間來聽課。
  后來,母親托同族的虞鵬九帶虞洽卿去上海灘學(xué)生意。臨行前,母親對他說:“龍山有個叫虞潤富的,在鄉(xiāng)間建造了一所大屋,鄉(xiāng)人們都很羨慕。你長大了,如果發(fā)了財,應(yīng)該對家鄉(xiāng)做點實惠的事情,不要專為自己享受。”
  虞洽卿點點頭。
  船到了上海十六鋪碼頭,偏逢傾盆大雨,虞洽卿怕母親納的新布鞋淋濕,干脆把布鞋揣在懷里,赤腳前往瑞康顏料行。
  店堂地上太滑,虞洽卿一個趔趄,摔了個“狗吃屎”,就這樣狼狽地第一次見到顏料行的奚老板。
  這樣的事,攤上誰,都是觸霉頭,虞洽卿卻是個例外。
  為什么呢?
  原來,前一天晚上,奚老板做了一個夢,夢見一位赤腳財神,長面闊嘴,捧了元寶進店門,跌了一跤。
  眼前這個淳樸的少年,懷揣著鞋,摔跤的樣子,手腳朝天,活像金元寶。他究竟是不是赤腳財神呢?奚老板對自己的夢也是將信將疑。
  也因此,他對眼前這個少年有了好感,處處照顧他。
  虞洽卿,字和德,奚老板便叫他“阿德”。
  2、生了銹的洋鐵桶
  說是做生意,其實就是做學(xué)徒,起早落夜,樣樣都要做。這碗飯吃過,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。
  虞洽卿白天做學(xué)徒,晚上進夜校,學(xué)算盤,練習(xí)書法,學(xué)英語。他比別人更珍惜學(xué)習(xí)的機會,沒過幾年,就寫得一手好字,能左右手打算盤,還為德國人辦的顏料行—魯麟洋行的經(jīng)理做翻譯。
  虞洽卿頭腦活絡(luò),勤勤懇懇,不久便當(dāng)上瑞康顏料號的跑街。跑街,顧名思義,就是跑出去,做顏料的推銷工作。
  有一年十月,魯麟洋行有一批水漬顏料,洋鐵桶外面生了銹,賣相不好,虞洽卿卻把這批顏料全部訂購下來。
  奚老板知道后,大吃一驚:“阿德,這批顏料鐵桶外面全生了銹,別的顏料行都不要,你為何全訂了下來?”
  “奚老板,我自幼在海邊長大,在灘涂摸爬滾打,看到過海水氽來洋鐵桶,我有數(shù)。這鐵桶外面發(fā)銹,里面并不進水,顏料也不會變質(zhì),而且價格低,包你賺銅鈿。”虞洽卿面對奚老板的質(zhì)問,侃侃而談。
  奚老板心里還是發(fā)毛:“阿德,你有把握?有把握也不能訂那么多啊。”
  “奚老板,你不要單看上海市面,更大的銷路在鄉(xiāng)下。鄉(xiāng)下用土顏料,什么靛青啊,栲花樹果啊,黃梔啊,蘇木啊,顏色單調(diào),用起來也不方便。紡?fù)敛嫉囊矚g喜用德國貨的顏料了,尤其是士林藍,很受歡迎……”
  虞洽卿話還沒說完,奚老板便擺擺手,不愿聽了。他怪阿德自作主張,進貨太多。
  因為這件事,師徒二人有了嫌隙。虞洽卿也不想過多解釋,就找了個借口,暫時回鄉(xiāng)了。
  3、阿德哥來幫忙
  其實,虞洽卿真不是盲目為之,他與魯麟洋行經(jīng)理接觸后了解到,這一批顏料賣掉后,外輪回歐洲,暫時不會到貨了,這批貨色吃進,價格便宜,到時貨源斷了,價格會大漲的。
  有一天,奚老板帶著幾個伙計到了虞家。虞母大驚,以為兒子在上海闖了禍,老板上門責(zé)怪。
  可是奚老板一臉喜氣:“老大嬤,阿德這個后生真來事,幫了我大忙啦。”
  原來,這批貨讓奚老板賺了兩萬多兩銀子,他是專程上門來迎接阿德回去的。
  “阿德,你真是我的赤腳財神啊,你說說看,你是運氣好呢,還是有什么竅門?”
  虞洽卿不緊不慢地說:“李鴻章、張之洞兩位大人主張辦洋務(wù),我看,西洋東西,不僅船堅炮利,比如德國顏料,確實不褪色。中國土顏料一直不思改進,使用又不方便。這次我掌握了市面信息,判斷準(zhǔn)確,貨色也確實好。做生意不能靠運氣碰額角頭。”
  那一年,虞洽卿25歲。
  他天資聰穎,辦事靈活,深得奚老板信任,漸漸在同業(yè)中出名了。
  第二年,他跳槽到魯麟洋行,做得頗有成績,不久便升為買辦。之后十年的時間里,他不僅集聚了一大筆財富,還積累了不少人脈資源,兼做房地產(chǎn)、進出口生意。
  他始終記得母親的話,“在家靠父母,出門靠朋友”,他樂于替人排憂解難,調(diào)解交際能力日益顯現(xiàn)。
  寧波同鄉(xiāng)被洋人欺詐,又不懂英文,他們便會想到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熱心人“阿德哥”。
  阿德哥出面,事情總能擺平。他就像寧波人心中的“老娘舅”,擁有非凡的斡旋與調(diào)停能力。
  也正是因為出色的交際能力,虞洽卿后來又在華俄道勝銀行和荷蘭銀行當(dāng)買辦,整日與洋人打交道。
 
標(biāo)簽: 虞洽卿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資訊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